close
Mail
核心提示:「鞠萍姐姐、董浩叔叔和七巧板不在了,XP停止服務了,諾基亞退出歷史舞台了,李瑞英、張宏民退出新聞聯播了,我們的記憶只能是記憶了。」這是內地線民對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主播李瑞英和張宏民這對拍檔告別熒屏退居幕後的感慨。這對拍檔主持《新聞聯播》長達30年,陪伴了「80後」一代成長。有不少網友說:「看?他們的主持長大,感謝青春有他們的陪伴。」話裏既有感歎也包含調侃。近年來,《新聞聯播》因其嚴肅刻板形象屢遭網友吐槽。不過,作為「中國政壇的風向標」的《新聞聯播》具備一些特殊「功能」,有人從中看到中國政局的變動,有人從中看到了致富的方法,有的人在這裏看懂了中國。

《新聞聯播》播出薄熙來案庭審過程。

李瑞英、張宏民兩人在《新聞聯播》已有30載。

1983年,張宏民、李瑞英作為第二代主播進入《新聞聯播》。

鄧小平南巡講話在《新聞聯播》播出。
  「鞠萍姐姐、董浩叔叔和七巧板不在了,XP停止服務了,諾基亞退出歷史舞台了,李瑞英、張宏民退出新聞聯播了,我們的記憶只能是記憶了。」這是內地線民對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主播李瑞英和張宏民這對拍檔告別熒屏退居幕後的感慨。這對拍檔主持《新聞聯播》長達30年,陪伴了「80後」一代成長。有不少網友說:「看?他們的主持長大,感謝青春有他們的陪伴。」話裏既有感歎也包含調侃。近年來,《新聞聯播》因其嚴肅刻板形象屢遭網友吐槽。不過,作為「中國政壇的風向標」的《新聞聯播》具備一些特殊「功能」,有人從中看到中國政局的變動,有人從中看到了致富的方法,有的人在這裏看懂了中國。綜述/見習記者 姚瑋嫻
  「別說堅持了,我7歲那年,正在低頭吃麵條,我老爸一定要看新聞聯播,然後我就鬧,說新聞聯播有甚麼好看的呀。我爸爸語重心長地說,20年後你就懂了。然後20年後,我老爸也不看了!」有網友如此吐槽《新聞聯播》。
  從精神支柱到催眠神器
  《新聞聯播》的前身是1958年的北京電視台的《電視新聞》,「趕英超美」、「五年計劃」還有「大躍進」是《電視新聞》問世的大背景。當時國家廣播事業局局長梅益強調電視新聞要有「強烈的鼓動性」,可想而知,《新聞聯播》最初的定位就是「思想武器」——它的內容集中在反映和報道社會主義建設成就,通過電視新聞片突破資本主義國家新聞媒介對中國的新聞封鎖,反擊他們對中國的輿論誣衊等方面。
  經歷多年戰亂的中國人,驚魂未定,囊中羞澀,不僅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指引,更需要經濟上的救濟和鼓動。《新聞聯播》就是那個時代的強心針,每天鬥志昂揚的《新聞聯播》是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支柱,因為它滿足了人們對勝利、強大和富裕等的美好想像。
  不過,時代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強心針打多了,也會疲軟。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財富的渴望讓政治遠離了民眾。生活上的富裕,使人們活得愈來愈精細,人們更加關注的是自身的需求和精神上的滿足。民生成了社會主旋律,《新聞聯播》權威嚴肅的形象和上情下達的政治定位帶來的反響就是「瞌睡」一片,「前面十分鐘,國家領導人很忙,不是出國,就是下鄉。中間十分鐘,全國人民很幸福,不是致富就是豐收。後面十分鐘,其他國家都很慘,不是爆炸就是造反。」網友們提煉出了《新聞聯播》在民眾裏的真實印象。
  內地線民對《新聞聯播》的吐槽被外界解讀為「民意的覺醒」。網路時代的資訊革命培養了中國年輕一代獨立判斷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他們不再唯《新聞聯播》的官方報道口徑馬首是瞻。相反,這種報道的宣導特性,被觀眾詮釋為自我宣揚、套話和僵化。
  《新聞聯播》的暗示
  不過,年輕人對《新聞聯播》的不屑一顧卻沒有阻擋這檔節目連續多年蟬聯內地觀眾滿意度冠軍。雖然央視「自當裁判」式的滿意度調查遭到不少質疑,但《新聞聯播》確實擁有不少忠實粉絲,而且這些人多是來自官場和商場的精英群體。他們有一套「如何看懂新聞聯播」的理論。
  在網上,有內地網友整理出《新聞聯播》釋放出的政治信號。
  例如,「《新聞聯播》可以嗅到一種方向性,比如前些天喊的打『澎湖民宿 澎湖民宿2015 澎湖沐月民宿 澎湖民宿沐月 澎湖花火節2015時間 澎湖花火節2015 2015澎湖花火節 澎湖花火節2015時間 澎湖花火節2015 2015澎湖花火節』,圈裏人都知道這隻大老虎指的誰,這也是北京暗示某種態度。」
  還有網友以調侃的語氣總結了一些《新聞聯播》的暗示規則:「前十分鐘出現頻率高的陌生面孔,必定要升職;職位高的很久不出現,必定有問題;偶爾出來掃一個鏡頭,證明到收尾不遠了;至於領導給甚麼樣的景別,停留時間多長,排名先後順序,這些都是不能出一點差錯的,錯了就是傳遞了錯誤的信號。」「另外,重大的新聞,要讀懂反面。誰出現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沒有出現。」
  有的人靠《新聞聯播》保住飯碗,有的人則在《新聞聯播》裏掘出金子。
  已經去世的無錫華西村老書記吳仁寶曾因敏銳抓住《新聞聯播》釋放出的資訊,帶?村民發家致富,把華西村發展成為「中國第一村」。
  1992年,吳仁寶從 《新聞聯播》得知鄧小平的南巡講話資訊後,敏銳地判斷全國經濟要大發展,因此下令動員一切資金囤積原材料,創下了「看一次《新聞聯播》,至少賺一個億」的民間傳奇。
  在網上,流傳?「浙江商人的20條軍規」,首當其衝的一條,就是「堅持收看《新聞聯播》」——要想把握經濟局勢,必須關注政局,《新聞聯播》圖文並茂,有聲有色,?實為中國商人的最佳晴雨表。
  《新聞聯播》報道的領導人活動的細節,甚至能夠影響一個行業的起伏。「涪陵榨菜」就是典型,《新聞聯播》前一天報道中、哈兩國領導人在飛機上吃家常鹹菜,還沒透露「家常鹹菜」是甚麼,第二天涪陵榨菜就應聲漲停。
  在《新聞聯播》裏發現投資機會和政策紅利已經成了一種淘金方式。
  淡化政治的嘗試
  「《新聞聯播》就是中國政治生活的一面鏡子,一個晴雨表。」在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院長雷躍捷教授說,《新聞聯播》近40年來,能保持其形式內容,能保持高收視率,能保持對政治生活的影響力,是由中國國情所決定的。「老百姓可能不讀報紙,不讀大報的社論,但他們通過《新聞聯播》了解中國政治生活的動向、趨勢。」
  不過,隨?經濟的發展,民生已經取代政治成為中國人生活的主題。在網路媒體時代,「居高臨下」和「一廂情願」式的宣傳愈來愈難以被年輕人接受,而《新聞聯播》正是這種語態的使用者。也許是出於外界輿論壓力,《新聞聯播》也做過幾次重大改版,包括頭條新聞增加民生內容,推出關於霧霾、曹家巷拆遷等系列報道,連線特約評論員等內容變革,在節目片頭、演播室等主要包裝形態上也作出了調整,節目形態與語態也向年輕、活力和親切發展。
  事實上,除了《新聞聯播》,《人民日報》也進行了改版,領導人和重大會議報道呈現逐步減少的趨勢。對比今年與去年1月份頭版,地方正面宣傳大幅縮減,國際、體育、經濟、民生、監督報道大幅增加。
  分析人士認為,內地官方媒體報道形式和內容的轉變是中國政治社會轉變的縮影,也體現了中國政治風氣的演變趨勢。開放、開明的政治風氣是現在的中國政府所追求的施政效果,也是中國政府最想向世界展現的發展方向。
  揭秘《新聞聯播》「套話」
  內地網友根據《新聞聯播》的常用語為其總結了特點:「開會沒有不隆重的;閉幕沒有不勝利的;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鼓掌沒有不熱烈的;領導沒有不重視的;看望沒有不親切的;接見沒有不親自的;進展沒有不順利的;完成沒有不圓滿的;成就沒有不巨大的;工作沒有不紮實的;效率沒有不顯著的;決議沒有不通過的;人心沒有不振奮的;班子沒有不團結的;群眾沒有不滿意的;領導沒有不微笑的;問題沒有不解決的;小事沒有不舉世矚目的;會見都是本台剛剛收到的;反對沒有不強烈的;交涉沒有不嚴正的;完成沒有不超額的;中日沒有不友好的;中美沒有不合作的;竣工沒有不提前的;節日沒有不祥和的;路線沒有不正確的;決策沒有不英明的;婦女沒有不解放的;小康沒有不達到的;犧牲沒有不悲壯的。」
  甚至有網友將《新聞聯播》中高頻出現的套話逐一註解:
  親切友好的交談——字面意思;
  坦率交談——分歧很大,無法溝通;
  交換了意見——會談各說各的,沒有達成協議;
  充分交換了意見——雙方無法達成協議,吵得厲害;
  增進了雙方的了解——雙方分歧很大;
  會談是有益的——雙方目標暫時相距甚遠,能坐下來談就很好;
  我們持保留態度——我們拒絕同意;
  尊重——不完全同意;
  讚賞——不盡同意;
  遺憾——不滿;
  不愉快——激烈的衝突;
  表示極大的憤慨——現在我拿你沒辦法;
  嚴重關切——可能要干預;
  不能置之不理——即將干涉;
  保留做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我們將報復;
  我們將重新考慮這一問題的立場——我們已經改變了原來的(友好)政策;
  拭目以待——最後警告;
  由此引起的後果將由誰負責——可能的話我國將訴諸武力(這也可能是虛張聲勢的俗語);
  這是我們萬萬不能容忍的——戰爭在即;
  這是不友好的行動——這是敵視我們的行動;可能引起戰爭的行動;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打算忍了,要動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traveler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